入伏后气温升高,夏粮丰收会战刚刚结束,如何将地里收割后剩下的秸秆“变废为宝”,成为眼下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青岛坚持全域整治、全程利用、全量转化的“三全”理念,采取法治化治理、肥料化利用、产业化带动、项目化示范的“四法”,将每年收集的350万吨秸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走出一条农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按照“取之于田、用之于田”的思路,机械粉碎还田、生物堆肥还田、畜禽过腹还田等三种秸秆还田方式在青岛得到大面积应用推广。位于青岛蓝谷的青岛和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便是推广生物堆肥还田引进的农业生态科技企业之一,公司开发的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成肥还田和秸秆、尾菜人畜粪便多效生物堆肥机械化施肥服务模式,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地力提升。作为公司创始人,刘鲁民一直有一个信念,就是通过实践把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相结合,土壤地力提升与农业优质高效栽培相结合。“因为过去很多年不合理的施肥,种植养殖分离和种养规模不协调导致土壤地力下降,农村环境恶化,不仅破坏了农业生态平衡,更妨碍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我选择回国创业,就是觉得自己有义务和责任来参与解决农村和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刘鲁民说。

今年以来,和协生物持续发力,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农田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其中,生物多效堆肥及农用微生物菌剂技术在博山区得到推广应用;在参加的“第二十八届全国磷复肥行业年会暨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第八次会员大会”上发表重要参考文献;在全国“三夏”秸秆综合利用经验交流会、秸秆成肥观摩会中,其推出的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项目得到农业部和全国各省市专家的一致好评。不仅如此,今年还收到了青岛市科技厅、青岛市财政厅、国家税务局青岛市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青岛市病原线虫生物防治专家工作站也在和协生物挂牌成立。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今年,青岛市将利用好中央10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即墨和胶州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市)建设,推进秸秆整县(市)全量利用,带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的提升,年内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